心痛的感觉——昆明散记[一]
发布: 2007-02-03 | 作者: 飞来石 | 来源:
一提及昆明,人们总是想起它那四季如春般的温暖,一来到昆明,人们总是懒洋洋地做事提不起精神来,春天是养人的季节,昆明是养人的地方。
虽然头戴“春城”的美誉,但来过的人们,更多的是记住了春城四季的暖阳阳,而非它的活力,在这里,哪怕是徜徉在最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大街上,也是难以感受到沿海都市的那种繁忙紧张节奏,总之,昆明是一个悠闲的城市,一如茶余饭后走家窜巷的老人,怡然自得,悠哉游哉。
两次去云南,期间往返昆明不下十余次,特别是在多年前的初到云南,在昆明还特意花了一整天的时间,骑自行车几乎走完了昆明市稍为像样一点的大街大道,还有一天,还一直骑车到海埂,到滇池,到民族村。所以在我的心目中,我就想当然地以为自己对昆明的地形都应该算是了如指掌了,可事实很快重重地打击了我的自信。
第二回来到云南时,出了机场,我能一眼认出多年未见但长势良好的表弟,却搞不清楚机场在昆明的哪个方向,还有火车站?南窑?唯一敢肯定的就是滇池在城西,因为那儿有一座西山,能叫西山它肯定就不会是在北边!可事实上是,滇池的大部分面积应该是在昆明城区的南部,最勉强也只能说是在西南部。我的记忆都装什么东西去了?不到昆明,我还不知道自己有多健忘!唯一让我安慰的是,滇池的水还是跟我记忆中的一样,不清纯!这可是让人心痛的一件事。
手里捏着最新版的昆明市地图,我像是鄱开了一本搁置在书架上十年之久的《高等数学》教材,除了海埂路我有点印象外,其余的街道,居然搜肠刮肚,也找不回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车窗外望,街道是漂亮多了,全托数年前的世博会,让政府官僚们狂享了虚荣心所带来的快感,可苦了的是当地老百姓和地方财政。再一回把昆明有点像模像样的大街大道走了个遍,不同的是这回是在车上,还有,有些地方是用脚步去度量,于是,记忆中已消失的昆明城,在我有限的大脑贮存中,重新挤占了不少空间。
世博会给昆明的市容市貌带来了巨变,可现在,除了街道的整齐度和外观的华丽还有点让人感慨的空间外,世博园,众多的“乡村星级宾馆”,诸多形象工程……样样都像尖锥入股一样扎的人心疼。世博园一直地在努力地计划着上市的宏伟目标,今天这目标进行的怎么样,路人也不知的,反正,一路上,听过太多的游人对它的诅咒,具体的形容词汇我就不忍心再描述出来了。
曾经,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去那,地方政府也是想尽了办法,比如对来云南旅游的团体,捆绑参观世博园,此举在受到太多的骂名后,好象不再有了吧。昆明是一座旅游城市,在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不太为人所知之前,昆明一度是云南旅游的中心,市内的大观楼、西山、滇池、民族村、世博园曾经是团体游的必看项目,今天,随着游客眼光的越来越挑剔,想来这些景点对游人的号召力也大不如从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