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游我们把三个导游都弄哭了[1]
发布: 2007-02-03 | 作者: 雪舞亦梅香 | 来源:
三八云南游遇上的全是男导,他们精彩的讲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而这回五一贵游游截然不同,从全陪到地陪都是女导,而且她们都很年轻,短短三四天,竟然依次哭了一场!真是“古有三笑,今有三哭”啊!
出去旅游遇上什么样的导游,那简直像买彩票一样,完全是碰运气的事。五一旅游高峰期,旅行团多得排都排不过来,因此许多旅行社都临时从其它地方抓导游,有的导游完全是匆忙上岗,这就对服务质量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影响。看看我们的行程就知道了。
第一天
在约定地点集合时,游客的抱怨就开始了,这使我预感到这不会是一个非常愉快而顺利的旅途。
全陪黄导,刚刚20岁,人黑黑瘦瘦的,一看就是典型的广东人。她早早到了集合地点,可是大家却找不到她,都怪她不知道举旗子。预定开车时间到了,还有游客未来,她站在车外不停打电话,可是响的却是司机的手机,司机举着响铃的手机望着我们哭笑不得。后来了解到,她还是暨南大学导游专业二年级学生,有导游证却没有什么带团经验,这次旅程对她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但是有了地陪,全陪到底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几次游程我都没看出个究竟。
飞机抵达贵阳,两个地陪小姐笑笑地迎上前来。我们还未及庆幸就见到两辆面包车停在那儿,没有空调大巴,我们这个本来就是各旅行社拼凑成的所谓豪华团只能分坐两辆车,自此我们也就开始了不一样的旅程。
带我们车的王导也才20岁,短发圆脸,一脸的稚气,一颗小虎牙一笑就急着往外瞧。她一上车就来了一首苗族的欢迎歌,不能说唱得好但很认真,这是导游调节气氛的常用手段。可是大家并不因此买帐,这些来自特区的游客都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人,哪里能满足于一般的调笑,七嘴八舌要求她介绍贵州的风土人情。她的笑凝固了,有些尴尬,却不知从何开始。于是游客开始提问:贵州多少人口?交通状况如何?有什么民族和风俗?著名景点有哪些?可是你问一句她也就答一句,不能发挥下去,大家的不满因此膨胀起来,说她让人急心上火,她也显得越来越紧张,甚至口齿也不太伶俐起来。
下得车,跟另一辆车一交流,知道另一个地陪金导甚是能说,从机场到市区十几公里路程嘴巴没闲过,放了东西从宾馆出来后我们车的人就跑过去一大半,不大的车厢也显得空落落的,我都替她感到悲哀。
虽然两辆车在景点时是统一行动的,三个导游带队,加上三十个客人,男女老少都有,显得浩浩荡荡的。但是节日游人如织,基本只能排一纵队前行,在景点根本没法聚在一起听解说,所以路途中前铺后垫的介绍必不可少。
在碧波荡漾的红枫湖游船上,几个游客顾不得观看什么“岛中有岛、洞中有洞”的奇观,像饿了几餐似地围着金导,想把漏听的典故补回来,直到金导答应第二天换带我们这个车才肯罢休。金导,二十三四岁,有四年导龄,个儿不高,长相神态都酷似著名影星周迅。染成栗色的头发随便地扎成一个直楞楞的小刷子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皮肤白里透粉,又密又长的睫毛下,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地充满灵气。真是十足的“钉”(贵州人把靓叫做“钉”,抠女叫做“拔钉子”)!令人不由心生好感。
果不其然,在第二天去大峡谷三小时的路途中,她讲得根本没有我们插嘴问的功夫,导游的嘴上功夫发挥得淋漓尽致,也让我们过足了瘾!可是第三天的黄果树游她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才导致了三个导游小姐都哭一场的尴尬局面,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