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的香格里拉[1]
发布: 2007-02-03 | 作者: yhb67795 | 来源:
方山:天上的街市
这是一座染有神秘色彩的山。是亿万年前火山爆发后的产物,现在是座死火山。海拔308米。上山的道路十分清幽。有条水泥公路盘旋而上,路边的景致很幽美。方山的自然植被保存较好,成片的榉树、槭树密布山中。荆棘遍地,杂树丛生,藤蔓缠绕。一棵棵粗壮的榉树枝桠虬劲,风骨刚健。枝桠伸展在空中,浓荫蔽日,华盖如伞。有些大树上还缠绕着藤蔓,更显示出原始古朴的味道。苍翠的毛竹夹杂其中,亭亭玉立,枝叶婆 娑,别有风情。走在这上山的路上,就有进入避暑山庄的感觉,阵阵凉意夹着古朴的苍莽扑面而来.来到山顶,豁然开朗。山顶地势开阔平坦,略有小小的起伏,线条很优美。有1000多亩。在上世纪初,此山上有一座方山寺,寺名就是清末大学儒康有为亲笔书写的。古寺已荡然无存,现在山顶有一座微波发送基地,建有小楼、院墙、铁塔。院中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是以前寺庙的见证 。还有一姓夏人家。夏老汉70多岁了,但看上去只有60岁的样子,他的儿子、女儿虽都已成家,但都住在山上,盖了房子,说是舍不得这块风水宝地。夏老汉说夏天山上特别凉快,蚊子也少。他在这山顶住了一辈子了。他们的房屋掩隐在竹林之中,屋前是一垄垄半人高的茶叶,葱绿滴翠。阳光洒满山顶,纯净透亮,空气清新,寂然无声,仿佛仙家居住,叫人留连往返。走在山顶水泥铺就的马路上,直叫人想起郭沬若的《天上的街市》。极目四周,高远的天空、温暖的屋舍、碧绿的茶叶……一切都叫人忘却都市里钢筋水泥的冰冷和沉闷,在这儿望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好不逍遥自在。
这山顶的茶叶品质 绝好,传说以前寺里和尚用一两茶叶换山下一担稻。此茶叶送人只送二两,因为质优量少。据说此山有一奇特现象:飞机从山顶飞过,驾驶员感到飞机向下坠。据分析是山顶的磁场太强。夏老汉讲,在他小时候,有八位风水先生拿着罗盘在山上转,结果发现有三处很奇怪,罗盘放在上面定不住方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一气功大师在山上考察了二十来天,终于 找到了三个点。在这三个点上,罗盘确实定不了位。
方山顶上的土很有特色,一是湿润而不粘,捏起来成团,松开即散,民间称之为"香灰土",特别适合于养花、种茶。现在还有人弄土到常 州、无锡、上海去卖,数百元一吨哩。二是为五色土,道 家把地球上的土分为五种颜色,方山这儿全有。
陈庄:世外桃源
站在方山顶上向下看,下面是一个盆地,有3平方公里的范围。小盆地东面是四座山连成一排,状若屏障,南面也是三座山错落地连为一排,西面是一大片水域,静卧在山头之间,在阳光下泛着蓝幽幽的光泽,那是李塔水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与世隔绝,好一个世外桃源。水之源、山脚下,居然有一片自在天地,田畴千亩,阡陌相连。一个村庄坐落其间,还有几户人家散居在山边,从树丛中露出屋舍的一角,幽静而安详。这个小村有几十户人家,叫陈庄。桑田美竹,鸡犬相闻。树木葱茏,炊烟袅袅。
在村前有一条从山林中流出的小沟。夸张地说,可以叫小溪。春汛时有二三米宽,到冬天的枯水期只有二三尺宽。山泉水长年不息地流淌,水中的鹅卵石被岁月冲洗得光滑圆润。小溪上用一块石板搭成桥,水声淙淙,还真有一点古诗词的意境。
过了这小水沟,进入一个山坳。里面是毛竹园和板栗园。翠竹亭亭玉立,枝叶婆娑;板栗苍劲纵横,果实累累。园子中有几间护林工人的小屋子。门口的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场地边立着三棵高大的香樟树,郁郁葱葱。篱笆围成的小菜园里翠色欲滴。这种家园小景马上激发起人们热爱生活的情趣。置身其中,立即体验到唐朝"诗佛"王维吟咏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意境。
我多次走在这"小桃花源"里。走在田埂上,走在垄岗上,望四周群山拱卫,上接苍穹,下连碧水,満眼苍翠,嗅着稻花香,看着桃花开,闻着松涛声,多少次萌生长住于此的念头。后来邀一画家朋友来到陈庄,他竟欣喜地在一农民家吃了一顿饭。说下次还要再来,并且带一批朋友来。
县志记载:太平天国时,东王杨秀清曾带1万多士兵住在陈庄达半年之久。确实,陈庄的地形是藏兵的好地方。陈毅打游击时,也经常带兵在此休整。新四军的医院、兵工厂、后勤部也曾设在这里。陈庄的村头有个塘坝叫"新四军坝",就是当年新四军筑的。现在坝边立有一块碑,记载着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