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漫记——青岛篇之一[图]
发布: 2007-02-03 | 作者: 何人 | 来源:
十二月二十一日,我踏上了北国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
一走出机场,凛冽的寒风便刮在我的脸上,使我这个南方人顿感一阵寒意。于是赶紧竖起衣领,哆嗦着钻进了出租车,随着一阵白烟,汽车奔驰在进 入市区的道路上。
早就从画册上、电视里看到过青岛那美丽迷人的风光。当自己真的置身于这座城市后,心里却别有一番感受。
青岛的地理位置很优越。它位于山东半岛南端,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绿树红瓦,风景秀丽。自然景观独特,文物古迹众多,民俗风情多姿,现代情调浓郁。特殊历史变迁赋予了它特有的东西方交融的风格,使其成为一座极具魅力的旅游观光城市。
早晨起来,气温在零下5度左右,这个温度对我这个南方人来说是非常寒冷的,但为了多看看青岛美丽的景色,我还是漫步来到了栈桥海滨。站在海滨,极目远望:冬天的朝阳是桔红的,铺撒在沙滩上,泛起眩目的金光;一群海鸥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嬉戏着、追逐着,时而高翔,时而俯冲(图一);岸上的游人也不时的亮起嗓子,吆喝着与那群海鸥挑逗;水天相连的地方,帆影点点……,好一幅人与大自然的美景。
来到栈桥上,更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我:左边的海港上停舶着一艘艘轮船,在逆光下显得一片朦胧,似海市蜃楼一般(图三);右边海岸上,高楼林立,巨大的红色球状建筑物矗立在岸边,与方形的高楼遥相呼应,别具一格;对面望去,穿过回澜阁,小青岛便映入眼帘,快艇、鱼船穿梭其中,动静结合……。我被这眼前的景象迷住了。于是,赶紧选好角度,支起相机脚架,调好数码相机,一阵咔嚓,一幅幅美景便定格在我的相机中。
在栈桥上,我还邂逅了一位来自俄罗斯的中国老太太。看我忙忙碌碌的样子,她还以为是记者在工作呢,我们便自然地攀谈起来。从谈话中了解到,这位阿婆生长在青岛,四十年前去了俄罗斯。现在是独自一人回中国旅游,已到过多个城市,逗留了三个多月,下一站准备到上海。阿婆说,四十年了,什么都变了,惟一不变的是这美丽的大海和沙滩。从阿婆的谈话中、眼神里,我感受到了一个游子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阿婆眺望着前边的海滨,象是喃喃自语,又象是在对我说:“也许我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惜别阿婆,我独自漫步在海边。踩着松软的沙滩,感受着这里美丽的一切。海面上,一群年长的男女在那里冬泳,冻得通红的手臂在水中奋力划着。看得出,他们是一群长期坚持锻炼的冬泳爱好者。从他们从容的面孔上,我可以看出他们对冬泳运动的热爱。
为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游览到青岛的主要人文景观,我参加了当地的一日游活动。坐在旅游车上,听着导游万小姐碟碟不休地向我们介绍着当地的一些历史典故、神奇传说和著名景点。车窗外时而是鲁迅公园,时而是音乐广场、五四广场,看得我眼花瞭乱,目不遐接。
在通往崂山的海滨大道途中,旅游车嘎然停下。顺着导游指的方向望去,我看见在海中央有一个“石老人”站在那里,翘首望着远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导游小姐告诉我们:相传,古时候有一位老汉,和女儿牡丹姑娘相依为命,以打渔为生。有一天老汉病了,女儿带他出海打渔,被出来寻事的龙王太子看到。太子看牡丹姑娘长得漂亮,便派虾兵蟹将把她抢回龙宫,从此老汉一直在那里盼他的女儿回来,久而久之,成了石头人……。我想,龙王太子是否知道可怜的老汉仍在苦苦地等他的女儿,连上苍也为之动容,你也该动动测隐之心了吧!(续)
----------------------------
欢迎访问何人的个人主页:
《小蜜蜂之家》—文学 绘画 摄影
http://www.gd-xm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