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国度——邂逅台湾女孩儿

发布: 2007-02-03 |  作者: 金山玫瑰谷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她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曾几次把这故事当成那次旅行中精彩的回忆讲给朋友们听。别误会!不是大家要听的什么异乡独行,情缘难忘之类的,只可是我终也就未忘却了这段往事。
“hi,你好!请原谅我现在叫不出你的名字,也许我根本就不知道你姓甚名谁,当时也忘了问。你出现在我的旅行中
… … … …
那是复活节,春天的巴黎。我第一次来到这浪漫的国度,浪漫的都市。到处是象我一样捧着地图站在街口,上对下照,左顾右盼的背包客。大家四目相对,会心一笑后,就又匆匆寻自己的所爱去了。罗浮宫当然是每一位倾心巴黎的客人都不可不访的宝地。11点我排队等了一个小时后才从贝聿铭那令人称绝的大金字塔下到这伟大的艺术殿堂中徜徉。时间很快地流逝, 而我初探宝库, 自然还有些无所适从。一些心仪已久的大作和耳熟能详的伟名终是没能寻到。略带失望和疲倦的我坐在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女神引导人民》的巨作前小憩,偶一回身,便看到背向我的一位黑发女孩儿在仔细读一本《欧洲美术画廊巡礼》。我不禁眼睛发亮,一时竟脱口而出:
‘Can You let me take a look?’
‘You can unterstand Chinese?’
天啊,她这么一问我,才使我意识到在和一位读中文书的同胞讲英国话!
‘对不起,我忘了可以讲中文的… …’一下我竟不知说什么好了。
她却大方的将书递了过来。接下去的交流当然就变得简单起来:我们相互道出已看过和还在找的画作, 刚好又可以互作补遗, 于是约了引对方去看。
边走边聊, 知道她是学室内设计的, 现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 和同道来的一起会合在法学艺术的好友, 三个女孩儿开了车在法国游历, 听了真真惬意, 又十分羡慕。当我告诉她我正在德国的一间旅行社实习,她便说还曾作领队带台湾的旅游团来过北京,一时间我们又添不少共同的话题。
她是行内的会家,却多是静静地欣赏,而我反倒班门弄斧起来——前有大肆鄙夷自然主义貌似生动活泼,实则肉欲横流的谄媚画风,后是多多推崇新古典派题材大胆无忌,但技巧严谨有加,令人只有远观之心,而无亵玩之念的裸体美。现在回想起来,与一位初识未几的女士,大谈如此开放的话题,实乃近乎不敬;但彼一时一地,到正也是恰如其分的坦荡,却毫无越礼不端的放肆之嫌了。
… … … …
不过或许我今天还在为自己开脱吧,当时只顾云里雾里,没有察觉你的反应,若你早已暗地里忍俊不禁,甚或有令你反感,我在这儿要郑重其事地道一声:
‘失态失态,见笑了!’。
当时只觉得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交谈是那么愉快, 教人沉静而不枯竭,热情而不浮躁。几个小时竟然不知不觉地又溜走了。你想起和同伴约了在书店见面,又说明天会一起去看奥赛。我则遗憾没有了时间,便要去买一本印象派的画册带回去欣赏,心里却盘算着问你晚上愿不愿意坐下来继续聊聊,谁知一开口,你到爽快地答应了,只说要和朋友们商量。等见到 ‘女三剑客’中的另两位,竟也是一样文弱安静得不可思议,你们到一旁作小女生状煞有介事地‘商量’了一阵,就又派你来说已经另外有约且不便一同前往等等。我无法从你低缓的语气中认定这是否只是个借口,不过即刻也没有多少的失望,只想那么晚上的时间就‘约会’蓬皮杜吧,这样匆匆道别过后就分手东西了。
而今回想起这段往事, 反倒是总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 于是笑问自己: 人群中
怕多是隔膜误会而少有沟通理解的, 况且在如此短暂的接触经历之下有朋友间的那一份缘在吗?
然而脑海中一个坚定的声音是: \\\\’ 有!有的!\\\\’
有的朋友相知一生,有的朋友相伴一程。我们只是路遇的那一种,如同广袤原野上的两条十字小径,只在一点相逢过。
那正是我沉醉于艺术的美妙与深邃中,而渴望与朋友分享这精神的愉悦之时,你的不着意的经过仍使我时常想起并心存感动。
人和人不是彼此常有猜忌和对立,却都试着相互了解并交流,在共同的精神与文化之光照耀下学习包容,掌握平和与仁爱的能力,感谢造物的赐予,体验性灵的非凡,使每一生命的宝贵更真更美地交相辉映——这就是此时此刻我的愿望和祈求。她的出现就曾证明过这一点。即使她根本看不到这封信,我还要说:谢谢!再一次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