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旅游 >> 旅游 >> 阿根廷 >> 阿根廷--艺术印象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阿根廷--艺术印象

发布: 2007-02-03 |  作者: smallx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那一天,我走了两个艺术博物馆——MALBA和MNBA,前者建筑很新,是现代艺术博物馆,后者是国家艺术馆。阿根廷的博物馆开馆都很晚,要到中午,甚至下午两点才开门,足以见得阿根廷人生活的惬意和散漫。

现代艺术博物馆有一组很新颖的后现代艺术在展出。那是四个房间,想要进去必须先脱鞋。里面的四面墙壁和屋顶都放映着黑白的照片和录像,耳朵里充斥着古怪的各种噪杂的声音或者音乐。地面上摆放着各种不同的物件。一间里面有10个不同颜色的吊床;一间里面有8个形状各异的几何立体块,一间里面有16张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床垫,最后一间里面有400个色彩气球。你在里面可以随心所欲,跳来跳去,好像回到了童年一样。可惜这个博物馆比较小,没逛多久就完完整整看了一遍,于是奔往国家艺术馆。途中路过一个现代艺术感很强的公园,正中是一朵巨大的金属花。和园中的管理人员聊了聊天,据他说每天这朵花都会定时开放关闭,有点儿意思。国家艺术馆规模不小,还是免费的。可惜收藏品平平,看到一些著名画家,比如梵高,莫奈的不太知名的作品,缺乏像现代艺术馆里那样的让人很inspired的艺术创作。







艺术品不光在博物馆里能看到。Recoleta区的Design Gallery有一片平台,那里布置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2005现代艺术展——马,就是一些马的雕塑,上面画着不同的图案。比如有一匹马两端都是头,从中间分开,一黑一白;还有一匹西服革履的马,人摸狗样的;另有一匹马身上有一片红色,上面有一颗黄色的六角星,乍一看,很像中国的国旗。2006年再去的时候,这些马都撤掉了。在路边的一个小房里,我看到,2006的艺术品变成了牛,过些日子就都换成牛的雕塑了。



主流艺术固然美妙,而街头艺术和主流艺术有时可能只有一线之隔。Recoleta街头就有手工艺品小市场,小商贩们向过往的游客兜售各种小玩意,用果壳做的耳环项链啦,马黛茶具啦,编制的衣服啦,木质的小盒什么的。在La Boca区的小房子外面也摆着很多街头艺术家的美术作品,而我惊奇的发现,那些花花绿绿的小房子里面也隐秘着一些蒙灰的瑰宝。



我信步走进一家外表很不起眼的画廊,画廊的主人是一个浓妆艳抹的老女人。我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她的存在,只是在一幅蓝色女孩在飞翔的作品前驻足了一会儿。于是,她过来和我搭讪,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是中国人。她就告诉我她去过中国四次,也曾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个人画展。我一下子意识到眼前这个人有些不简单。她给我看她去过地方的照片,和一些报纸,宣传资料。她去过的地方真不少,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香港…… 在一张中文的请柬上我看到,那是她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人画展,上书“阿根廷艺术家……”,是中国文化部印刷的。俨然,这是一位曾经游历世界的现代艺术画家。那时她的照片真是漂亮,有着阿根廷美女的高贵和妩媚,和眼前这个老女人完全不像一个人。凭我对现代艺术的一知半解,我还真判别不出她是什么画派的艺术家。有几幅有着中国水墨画的随意,而有的有着野兽派的狂野,抑或是印象派的笔调色彩。她问我最喜欢哪一幅,我指了指那张蓝色的女孩。她说,那幅叫做天使,也是她最得意的作品之一,还上过一些宣传海报。最后,她让我在她的留言簿上用中文留了言。

走出那间小屋,觉得阳光很刺眼。也许时间在变,艺术在变,停滞在时间轨迹上的艺术家只能在落魄中回顾自己曾经的荣耀。不过,谁又不是如此呢?

TAG: 阿根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