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尼泊尔[一]——揭开“香格里拉”面纱

发布: 2007-02-03 |  作者: 思佳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尼泊尔哪边会不会很落后?风景是不是很美?银制手镯好象很有名咧……接下来一阵静默,这通常是当告知众亲友你要去尼泊尔旅游时得到的反应。有「香格里拉」之称的尼泊尔,在中国名气很大,真正去过的人却不多,对它的印象更是抽象,流浪、绝美、与世隔绝,之外就是一片空白。

感觉尼泊尔应该是个想逃离现代文明者的天堂,在70年代喜玛拉雅山山脚的尼泊尔,的确吸引了不少西方嬉皮,不过时隔30几年,嬉皮们早就长大回家就业去了,尼泊尔也不再只以「封闭的神秘国度」来吸引旅客,而是强调自然生态、古文明建筑,和独特的风土民情。

■丰富的宗教与生态
夹峙在西藏和印度之间,尼泊尔是攀爬喜玛拉雅山的起点,也是世上唯一一个印度教国度。境内有61个民族、70种语言,包括最佳登山向导雪巴人和以骁勇善战著称的廓尔克军人,有超过848种鸟类、500种蝴蝶、600种原生植物及无数珍稀动物,包括云豹、孟加拉虎、独角犀牛等。

由于迟至1951年才颁布开国宣言,与西方文明接触时间较晚,2千2百万名尼泊尔人民中有大多数仍穿著传统服饰,维持着虔诚的宗教信仰,跟保护得相当完善的动植物生态,一起过着数百年来不变的生活步调。

世界遗产
尼泊尔文化生态之美和珍贵,早在1979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可,境内有10个世界遗产,分别是8个文化遗产,多为有百年历史的旧皇宫和庙宇,和2个自然遗产,一是奇旺国家公园(Royal Chitwan National Park),另一为喜玛拉雅山区(Everest National Park)。

老实说,提文化遗产有点太沉重,这几个地点历史是悠久,建筑木雕也堪为尼国之宝,但对尼泊尔人来说,文化遗产并不是被供在保险箱里不准碰的珍藏,也不是拿来参观用的,而是真真切切必须定时上香上供品的庙,常常是人来人往相当热闹的。观光客如果抱着到博物馆的心情前往参观,可能会吃惊于他们对于世界级遗产的态度。

自然遗产
至于自然遗产,也许是很早就被列为世界遗产,国际生态协会投以相当多的关注,或是因为观光客主要来自欧洲国家,对环境保育有概念,在两大遗产之一的奇旺国家公园,水牛成群从眼前漫步走过,常有与独角犀牛面对面的机会,全尼三分之一的孟加拉虎亦集中于此,境内有少数民族居住生活,动物与人类互依共存在喜玛拉雅山脚下。

■建筑与服饰皆美
我这个初次到尼泊尔的旅客,固然惊艳于尼泊尔繁复华丽的古建筑,和丰富多元的自然生态,然而更吸引我的却是尼泊尔的人。他们每个人几乎长得都不一样,有的像中国人,有的像印度人,也有的像肤色较黑的西方人;穿的衣服各有特色,西藏人在腰间围块五彩线织成的横幅,印度人披着纱丽;头顶上也有文章,有缠着白布条的,有戴着所谓的国帽National Cap,听当地人说尼国官方规定公务员必戴,颜色限定为黑色或多彩。


■民族的熔炉
虽然住在尼国的人好象都颇坚持自己的特色,但旅游其中的这些天来,并未感受到不同民族间有什么紧张气氛,大家似乎都很满意尼泊尔这个地方,也很高兴跟其它民族相处,尼泊尔反倒因多元民族文化激荡出有别于他国的特殊魅力。

■当地必买物
这才是21世纪的尼泊尔,它是不如欧美国家般进步,因此幸运地保留了人文和自然的百年风貌,它的风景的确很美,世界最高的十座山中,有八座就座落在其境内,拥有绝佳的山林景致,它的银制手镯也很有名,喀什米尔(Pashmina)软羊毛围巾、大吉岭红茶、西藏法器和地毯更是不容错过,不买是对不起自己。
TAG: 尼泊尔 香格里拉 秘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