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缅甸感受贫穷[2]——搞笑的缅语

发布: 2007-02-03 |  作者: 飞来石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车开了,开始游程了,莎莎姑娘不跟我们一起走了,由小陈带队。小陈少不了又讲一大通国史,能记得的有限,只知缅甸有七个联邦省,当地人中和尚的社会地位最高,然后是男人,再就是女人,最没地位的是永世不得翻身的尼姑。看来这儿是国家独立了,但人民却得不到解放,同样是人,分那么多等级做什么。

好不容易出国一趟,学几句当地的缅语也是有必要的。比如,大家见了面,说句中午好晚上好,就是“美国喇叭”,而你好就成了“你勾引我”(你不好不知是不是“你不勾引我”呢),司机叫“高血压”,还好不是心脏病,不然就麻烦了,哪敢坐他的车。谢谢就是“姐夫来了你妈没来”,这么鬼长的看来当地人一定很少说谢谢。而不用谢就是“你妈来了我没来”,谢谢少说,不用谢自然也少说了。反正是乱七八糟的,相信真懂缅语的一定会不屑一顾了,以上这些牵强附会的谐音只能胡弄一下我们这种听不懂缅语的人。

导游先后带我们去看了三个庙,庙庙粗糙,都没多大印象,不提也罢,有一个规模稍为大些,可惜是个烂尾工程,连佛祖庙都敢烂尾,真是大胆。还去了一个华人开的什么民族园,随便街边的哪个小花园都会比它好,里面有两位长脖子布岛族人,缅甸的特有民族,长脖子上还穿颈圈的据说只剩下二十几位了,二十元,十几分钟时间,没去看,没兴趣。民族园出来有个高尔夫球场,质量世界第一,倒数。当地人叫它三场,早上是牧场,白天是球场,晚上是情场,真多功能!

南坎看完了,就沿历史上著名的史迪威公路前往木姐市。倒是出县城没多远的公路边上的一些傣族民居很有特色,可导游偏不放我们下来看看。经过大概一个小时的“三免费”车程(免费PP按摩,免费摇摆,还有一免费给忘了),总算是到了木姐市,木姐有十多万人口,加上流动人口,超过二十万,在缅国都算是大城市了,对面就是姐告。途经一栋七层高的楼,小陈告诉我们,这是一位当地人的,每层楼都住着一位他的太太,啊,这么夸装,应该申请“诺贝尔和平共处奖”才是。

小陈没地方可带我们走,就带我们到当地的贸易市场,自由购物。里面的情况跟我们在中国内地县城看到的一般市场没多大区别,里面的东西大部分是中国产的,小部分是泰国货和本地货。

时间到了,要走了,再不走我都要偷境回国了,大家开始散伙了,有人要坐车回南坎从早上来的地方返回中国,有人是自带出入境证件的,可以直接从木姐口岸到姐告,我们不用返回南坎,但出入境证件和身份证都被莎莎拿走了,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跨进国门而自己无聊地在国门边等着。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的,总算是盼到了莎莎姑娘身影的出现,于是立马回到祖国的怀抱。

车到瑞丽的民族风情园,那才叫真正的风情园,人还没到,马上有一大群身着景颇族服饰的傣族姑娘和小伙子敲锣打鼓地欢迎我们。里面其实只是一个吃饭的地方,大概是当地旅游部门最大的边境一日游接待站,像是影剧院格局,最前面有个舞台。等了一会,刚才在木姐散伙的团友又先后赶来了,两位韩国学生也来了,吃饭时大家共处一台,晚餐丰富可口,是我在云南吃到的最好的一回,还有甜糯米酒喝。中午的是最差,晚上的是最好,反差太大了,就象两国人民幸福度的反差一样深。台上有表演,水准跟桌前的菜一样可口,傣家妹妹身材真是没得说,最后丢香包时,没抢到,给加加手长抓了过去,不过傣妹妹后来又送了我一个,可现在不知丢哪去了,有负人家深情厚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