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游[2]——河内漫步
发布: 2007-02-03 | 作者: 张雨沂(牛牛) | 来源:
第三天 河内漫步
(2001年10月4日)
第三天,我们经海防市到了河内。远远望去,真不敢相信,这一大堆乱七八糟像垃圾场一样地方就是越南的首都。导游告诉我们,河内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被红河下游的两条河围绕着,所以叫河内。
河内给我的印象不太好,一是交通特别混乱,好像根本没有交通规则,汽车、摩托车、行人在街道上乱成一锅粥,居然还有不少车逆道行驶。尤其是摩托车,就像出了蜂窝的黄蜂一样在路上川流不息。导游告诉说越南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摩托车,在河内平均每家有两辆摩托车。二是河内的房子特别古怪,一律是宽4米与长20米,形状像个竖立着的火柴盒。另外还有一些漂亮的法式房子,好像都有近百年的历史了,现在这些法式房子大部分不是政府机关就是大使馆。三是河内的绿化很好,街旁都有很高的百年参天大树,这些大树都很漂亮,树干特别得粗,几个人才能抱的住它们。四是河内的妇女头上戴了一顶小尖帽,据说这也是她们的国帽,几乎每个人脸上都围着纱巾。导游告诉说这样才不容易晒黑,才好嫁人。河内的男人骑着摩托车,清一色地戴一顶绿色的“胡志明”帽。据说越南经历了多年战争,戴一顶绿帽子,便于防空隐蔽,所以尽管战争结束了,他们还习惯一直戴着。
到了中午,我们就在河内的西湖边,在一家台湾人开的饭店里吃了午餐。这个饭店其实是个艺术商品店, 据说很有名气,连美国总统克林顿也曾在这里买过艺术品。它的一楼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二楼是餐厅。中午我们回宾馆睡了午觉。
到了下午,我们参观了巴亭广场。巴亭广场是河内市的中心广场,它在越南的地位就像我们的天安门广场一样,但是比起我们的天安门广场那就小多了,我们在广场上照了像,还听了导游的解说,巴亭广场的右边就是胡志明的纪念馆,在门前有两位个子不高的士兵守在两边站岗。
参观完胡志明的纪念馆后,我们又去了主席府,在主席府的周围有很多参天大树,旁边是一片十分幽静的树林,它们都是各个国家的元首送给胡志明主席的,所以,这里有许多世界各地的树,其中有我国总理周恩来赠送的玉兰树。
参观完主席府,我们又参观了胡志明主席的故居。故居很简陋也很矮小,在他的故居里有两辆老式汽车.一辆是苏联的领导人送的,另一辆是法国的领导人送的。在胡志明的故居旁有个用红木建造而成的房子,胡志明在这里住了14年。这个红木房子看起来特别雅致漂亮。我们还听说这座红木房子还有防蚊的功效。
参观完胡志明故居和红木房后,,我们又参观了独木寺。这个寺庙是建在荷花池里的,而且只有一根柱子。据说这个红木造的寺庙,至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这个寺庙的外型特别像荷花,妈妈跟着大家还在那儿烧了香,爸爸开玩笑说,难道越南菩萨还顾得上保佑你这个中国人?妈妈不高兴地瞪了爸爸一眼。
最后,我们参观了越南的军事博物馆,虽然这个博物馆很小,但院里摆满了当年抗击法国人、日本人、美国人的战利品,缴获美军的装甲车、大炮、导弹堆成了小山。房间里挂满了越南的金星红旗,上面写着“决战决胜”,军旗上面弹痕累累,我不禁肃然起敬,越南的国家那么小,人又那么瘦小,居然打败了拥有那么多先进武器,人又长得那么粗壮的美国佬,真是不简单。可我又想起了在芒街追着我们买东西,笑得那么卑微的越南小贩们,心里不由涌上了一种怪怪的情绪。
到了晚上,我们随着导游一起逛了河内的“王府井”,在那里,到处都是小摊和小铺,街上又脏又乱。在那里,我们还买了各式各样的东西,爸爸告诉妈妈,说店铺里的百货几乎全是中国货,晚上我们住在河内的红河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