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旅游 >> 旅游 >> 游人游记 >> 稻城--月儿弯弯挂树梢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稻城--月儿弯弯挂树梢

发布: 2007-02-03 |  作者: 晓凡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稻城二字,总觉得是唯美的写实,仿佛还带米饭的清香。
其实稻穗只有灰尘味,就像稻城并不是我认为的一个以产稻而闻名的城市一样。
稻城,古名“稻壩”。藏语意为山谷沟口开阔之地。东汉时为白狼羌地,唐属吐蕃,元属吐蕃等路宣慰司,明属朵甘都司,清属理塘土司。光绪年间设稻成县,宣统三年正式核准置稻成县,隶康定府。民国成立西康省,又改名稻城县。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10月撤销西康省,就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位于四川西南边缘,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界乡城县与云南省中甸县毗邻,北连甘孜州理塘县。是一个藏族聚居地,三万人口的稻城县藏族即占了96%,还有部分汉族、纳西族、回族等民族混居于此。
稻城县海拔3750米,不过境内最高海拔是南部贡嘎雪山萨内日,6032米的海拔,连稻城南部东义区色空林最低海拔的地方都有2000米,垂直落差达4032米。单这几项数据,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稻城的模样了,四周群山起伏,重峦叠嶂,逶迤苍莽,贡嘎雪山行走至康定时就能见到,终年积雪覆盖,山体庞大,气势逼人。
至稻城必先路过稻城古冰帽――海子山,这是中国最大的古冰体遗迹。海子山怪石林立,大小海子星罗棋布,自然景色绚丽磅薄。冰蚀岩盆随处可见,那石头奇形怪状,与一般的高山风景截然不同。
从成都坐班车至稻城,需两天两夜,中间一日是在宿在康定,第二天晚上抵稻城后,我们依然是就近的寻找住宿。
稻城的旅社非常多,许多本地的藏人都会拉你去住他们的民居,大抵也都是二十元一个床位。在网上颇具当地名气的“亚丁人”社区,BBS上常常有着许多驴者相邀同行稻城的帖。版主很热情,为想去稻城亚丁的驴友提供许多义务咨询。他在稻城开了一间旅店,就叫“亚丁人”社区,旺季时是60元一个床位,不过条件却比那些民居好很多,有热水器,有卫生间。
我们到晚了,赶着国庆的悠长假期,“亚丁人”早就住满了。
抵达稻城的汽车站可能是十一点左右,早就累得不成人形了,于是我们四位女生没太挑剔,第一夜住在了民居里。
民居靠街,进门其实就是个厅堂,不过厅堂的右手边有几间房门都关着,第二天一早才知道他们那几间屋原来是经营早点的。
厅堂靠左就是楼梯,楼梯下面的犄角,老板摆了个柜台在那儿,收钱开票的地方,这里就相当于公司里的前台了。
楼上迂回辗转,有大概七八间的屋子,形成一个回字,木制的楼梯窄小陡峭,只能踩个脚掌上去。而厕所是在楼下的,所以晚上方便的时候倒是要踮着脚小心翼翼的。
那夜有一点点风,但温度却比白天在车上饱晒太阳的时候低太多了,汽车站的后面就是贡嘎山脉的连绵下来的山岭,清凉的月亮挂在天上,旁边的杨树叶哗哗地被吹着,但又不是那种大风刮出来的响声,所以蟋蟋邃邃的倒是小儿们在窃窃私语。
进屋后里面四张床依序排开,房子可能正处在街角,最里间那张床的横竖两面墙上各开了一个窗户眺望外头。窗户嵌在宽宽的窗台上,关窗的时候需要把头钻进去。民居的窗户很小巧,窗棂上还雕琢着木格的花纹。整个房间简单,像旅途中曾经遇到的所有旅社一样,唯有这已经剥了红漆的木头窗户倒是让我感觉到了藏族的气息。
我躺在最里面那张床,恰好是夹在那两堵窗户的中间。入睡时同伴怕闷逼的屋子里空气不好,执意把窗户开了半扇,于是稻城清冷的风徐徐地吹着我的脑袋。
太累了,实在是懒得起床关窗,没想到这一晚稻城竟然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睡了不到一小时,我的呼吸越来越急促了,头闷闷的,胃也不是很舒服,有点感冒了的感觉。
到后面的情况好像越来越严重,我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好,脑子像有块铅似的总是沉沉地往下降,平躺在床上却觉得那枕头越睡越矮。我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声音像在拉风的风箱。
高原反应了!
一路都没有问题的我,来到海拔3750米的稻城的第一个晚上开始有了剧烈的反应。拉开了我高原反应的前奏,接下来的几天也一直处于精神萎靡不振的状态中,时时地头痛胸闷。连吃了几天的红景天在关键时候却没有起作用。
躺在那儿,人的身体难受着,思想却开始飞了。我想如果我就这样在这个西南边陲小镇一睡不醒了,留在美丽的香格里拉也是一种缘份,或许我前生就曾许诺要在这儿呢。
我睁开双眼怔怔地瞪着天花板,那种压抑的胸闷让我呼吸不畅,夜很静,呼吸愈来愈沉重,我那许多年都不曾犯过的气管炎的声音。痛苦的一夜,打破了我对稻城美景的向往。甚至在想,未来再也不要踏足高原。

TAG: BBS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