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春节尼泊尔游记(四)结束篇
发布: 2008-04-29 | 作者: | 来源: bjsky
Day11
早上7点大家大包小包的来到街口等住在北边的同伴,7点半左右远远的看着Ganesh推着自行车和那个同伴一起过来了。经历了昨天晚上那紧张气氛,这时候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友谊,Ganesh作为一个当地人,在宵禁的时候还敢上街来送我们,和我们在一起他还稍微安全些,可送走我们后,他独自回去的时候,是很有可能碰上“意外的”,大家劝他回去(机场再湖边旅游区外面),但Ganesh仍坚持送我们。
今天不让汽车上街,Ganesh的自行车驮不了太多的东西,我就自己背着包走。经历了4天徒步后,就是不一样,想想第一天徒步背着一个小包儿腿还抽筋了,而今天,我自己背着那个大包,走了50分钟到达机场后,感觉仍能够继续走下去。
这里有要提一下以前的尼泊尔游记害人啊,谁说的博卡拉徒步一定要带睡袋的?我这
大家在机场门口与Ganesh告别,纷纷和他拍照留念。Ganesh把他写的登山指南送给我们每人一本,上面还亲笔签名(忘了说了,我们的Ganesh今年24岁,但在博卡拉已经是名人了,做徒步向导很多年,亲自编写登山指南)。博卡拉的机场很小,居然是使用大秤来称行李的,我们4个人的行李加起来
托运行李检查完了还要拐到一个小屋里男女分开,搜身检查,警官还挺认真,随身带的行李里的所有东西都要拿出来,这么折腾好久,在进了候机室(就跟我们某小火车站的候车厅一样),这里的纪念品巨贵。
听说今天的飞机会晚点(我们可是订得早上第一班航班),候机室里碰到的一对中国夫妇(也是老驴了,走过很多地方),他们是下午的航班,被通知今天航班合并,上午飞。看来前几天的推测果然没有错误,今天走的人并不多,整天的航班都合并为一个(那可是12座的小行政客机),所以那天到了晚上,机票价格那么低,市场经济啊!!
等了2个小时,工作人员过来解释说飞机还在Jason(登山点之一)没飞回来,到了11点多,有机场人员过来通知去Jason的飞机取消了,呼啦一下走了很多当地人,候机室里就剩下我们和少数几个人了。有个香港人我们看见过他在博卡拉滑翔,大家上去聊了聊,这里滑翔挺贵的,如果不会滑,要教练带的话,价格和在欧洲一样,所以大部分人是自带滑翔伞来这里滑翔的。
一整个早上,机场上不断有军用直升飞机起降,而我们的小飞机其实就停在那里,只不过一直没有起飞,我们又私下猜测是不是今天加都局势太紧张,航空管制了。
总算飞机在下午2点的时候可以登机了,我们这些看过游记的人都一马当先,抢先上飞机,坐在飞机的左侧,因为游记说座左侧可以看到雪山,估计后面的老外都看得目瞪口呆,是那么齐刷刷的都座在左侧,哈哈。晕啊,难道是飞机改航线了,起飞了半天向左向右都没看到雪上,下面就是平原,同伴闲着无聊掏出相机拍照驾驶舱,也许是这些天太累了,我还在飞机上睡着了。
也不知道是下午几点,飞机着陆了。加都机场看来是军民两用机场,在飞机滑行期间,我们路过很多军机仓库。加都机场总算有些先进的东西了,大家下了飞机第一次坐上了机场通行车。机场出口也很简单,大家在一个露天大棚里拿了各自的行李,出了一个铁门就是机场外面了,一路除了领行李外,没碰见任何机场人员,够简陋(这里是尼泊尔国内航空出口,国际的要好些)。
这天因为是大选日,机场大巴很少,我们和新认识的那对夫妻共6人要去巴克塔普尔,机场工作人员帮忙拦了辆空儿的机场大巴,司机听我们说要去巴克塔普尔,以危险为理由,坚决不去,开车走了。机场外面的小车叫价1200Rs一人,晕啊,这价格都不知道是平时的多少倍儿了,我们一起侃价,也只侃到1000Rs一人,再也侃不下来了。我们一群人坚信前人游记所写,坚定地背起行囊,向机场外走去。无奈,前人没有碰见过戒严,外面的大街上没有车子,只好又从大街上走到机场的国际出口那里,那里还有一些私车在揽生意。总算找到一个小面包,开价2000Rs,最后侃到1500Rs一辆车,想想现在是特殊情况,再不走,恐怕只能呆在机场了,大家呼拉的赶紧上车。
街上人少,车更少,而且还能看见装甲车在某些路口停着,我们的这辆车估计是巴克塔普尔的车,而且恐怕有什么特权,所以才敢开在街上,即使是这样,一路上我们也被拦住了4次,总算因为我们是游客,在仔细观察了车内后,没让我们下车而放行了。
巴克塔普尔对当年援建他重建的国家有优惠票价,50Rs/人。来之前读了很多游记,上面只提到用中国护照买票只要50Rs,到这一看,许多国家的游客因为当年他们的政府援助了巴克塔普尔重建都能享受50Rs/人的优惠门票,心里也就没那么新奇了。
因为是特殊时期,巴克塔普尔里面游客很少,很多restaurant,shop和GH是关着门的,同伴最后找到的GH条件并不好,单间200Rs一晚,我住的那间厕所漏水,厕所灯也不亮(似乎是中国造的哦),门也很难锁,和前台说了,也没人管,这家GH有个好处就是他房间里有一个电源插座是扁平的那种,这个时候能有床睡,我已经很满足了。
因为很多店铺关着门,放下行李后,在巴克塔普尔广场上照儿照像后就开始闲逛。深入巴克塔普尔城区后,里面的当地人倒是蛮多的,因为这天不上班,很多人都出来散步。在这里的最大感觉是,巴克塔普尔的居民的英语明显不好,很多人听不懂,和博卡拉和泰米尔的居民不一样。
这里的水---15Rs,Fanta---25Rs,Juice饮料(听装的)---35Rs。
Day12
早上按惯例早起去看日出,心中幻想着金黄色阳光斜照这古代宫殿的美景7点就早早的出门。无奈今天天气不好,天气一直阴沉沉的,日出没能看成,郁闷的往自己住处走去吃早饭。中途碰见一个同伴,商量了下就一起去这里著名的陶器市场走去,希望从传说中的陶器早市上找回些感觉来。陶器市场很小,感觉就是普通的街道,大家把陶器摆在街道两侧,中间只有一块非常非常小的平地,和广场的概念差远了。开始我们还走过了,过了一座桥还看见桥边的墙上有毛党的标语,在首都发现毛党标语,这可比较新奇,赶紧照像留念。
也许是因为罢工闹的,陶器市场里只有一些陶制的日常用的瓶瓶罐罐,路人都是当地人,各个也是行色匆匆的,没什么可拍照和购买的。商量了下,我们决定走去正门,打听今天是否有Local Bus。按照同伴手中《六感飘零》上地图所示,我们总算找到了正门那边的Bus站,差不多快把巴克塔普尔走了一圈。
今天Bus已经恢复运营,到泰米尔那边是12Rs/人,顺便问了下路边的TAXI,开价还是蛮高的,500Rs一辆,心里估计应该可以侃到300Rs,但这仍高于平时的正常价格,所以也就没多费口舌,又回到广场那里,在附近找了个小店上到楼上吃早饭。看着下面的广场,建筑物破旧,人多(全部是当地人,广场其实更像他们的早市),再加上天气不好,没法照相,越来越不喜欢这里了。
回到住处,收拾好包Check out,把包放GH里,然后上街去买礼物。陶器市场上没什么可买的,逛了逛正准备放弃,同伴逛进了一家路边雕刻品小店。这家店里面就是作坊,雕刻好的雕像就摆在店前的台阶上。本来不想买的,因为问了几家店,木制的Mask雕像都蛮贵的,而且这家店的主人还不在屋里(后来发现Nepal民风可能比较好,经常会碰见店开着门而里面没有一个人的情况),之所以大家进这家店主要是实在不甘心好不容易来到这个著名的杜巴广场却什么特色礼品也没买(巴克塔普尔比较有名的是陶器、木雕、纸灯笼)。在旁边店铺主人的帮助下,这家店的主人总算赶回来接待我们,大的木制Mask,上面用金属片做眼睛、嘴唇、耳朵,可以挂墙上的,才150Rs一个,大家喜出望外,纷纷购买,无奈店小,货品不多。虽然有游记上介绍,买2个可以砍一半的价格,但这家的价格,在我们比较了一圈后,认为是合理的,所以大家也就没砍价,后来还有同伴半路又折回来买了一些。又随便买了些纸灯笼就返回GH去等其他同伴了(大家已经分散开买东西了,只约定了集合时间)。
在GH里闲着没事就和GH老板聊天,他也开有一家刀店。知道我想买刀后,他从外面那了几把刀来让我挑,因为游记上看过介绍,就象他要他们自己用的刀,这老板看来非常想做我这生意,又再次出去好一会,又拿了几把刀回来。七把刀,一字排开,老板开始给我解释刀的不同。
那些用于摆设的刀上面才刻着什么“ARMY”什么“No.
老板介绍喀布尔军刀杀伤力非常强大,如果把刀象玩飞去来那样投出去,能把人的头颅削下来,越听越恐怖,越听感觉手里的刀越沉。老板还特意教我们拔刀的方法,一定不能用手握着刀鞘向外拔刀,很容易伤到手因为喀布尔军刀刀体是弯的,要用手抓刀背部的刀鞘,然后向外拔刀。
为了进一步解释什么是好刀,老板从他那些刀里拿他的好刀去削其他的刀,那些漂亮的刀的确被削下金属屑来了。老板解释他的好刀都是用汽车刹车传动轴的材料做的,心里想也许是钢,而那些艺术刀都是铁外面都了层亮膜而已。
最后我花了32$买了他宣称这批刀里的第二把好刀(自己留了个心眼,怕最好的反而不是最好的),同时请他开了正规的发票以便应付将来出入关的检查,因为的确听说因为当地人自己用的刀杀伤力太大,是不允许私下买卖给游客的。
外出购物的同伴们陆续回来了,有个同事买到一个非常漂亮的铜瓶,真得很漂亮。说是当地人都是按斤买的,她也要求按斤称着卖她,所以非常便宜。而且这是Nepal自己的工匠做的,不是印度人做的,哈哈,后来时不时的听到Nepal人强调好东西都是Nepal做的。
下午4点左右,请GH老板帮忙联系了辆小面包车去PATAN,另外一个杜巴广场,350Rs(要是TAXI的话儿,因为有行李需要两辆,太贵了)。
PATAN的门票是200Rs,本来同伴想逃票,因为很多游记也这么建议的,因为PATAN门口是不查票的,但我坚持要买票,我觉得200Rs对我而讲不是什么大的负担,而我有必要维护中国人在国外的形象。
售票厅旁站着一个Nepal人,居然用普通话来招呼我们,还特别提醒我们门票只能自己使用,不要借给别人。听着心里很不时滋味,为什么那么多中国游客爱占小便宜,我们穷,但我们也要有志气啊,其实我们逃票的小剂量,人家都也清楚,真丢脸。
这个人说自己的老师是个北京人,因为这段时间很多中国人来这里旅行(春节),所以政府特别请他来这里服务的。
同伴们想就住在PATAN里,工作人员介绍里面的住宿只有2家,我们去看了头儿一家,标间25$一晚,房间也不好,的确贵的出奇。但同伴们都累了(所有的游记和指南都不建议住在PATAN里),不愿意再到PATAN外面找,幸亏我还有LP。LP真是宝书啊,上面介绍的一家便宜的,我们一下子就看上了(CAFÉ DE PATAN),标间(2张床),300Rs一间,但是公用Bathroom。楼下是餐厅,楼上是客房。另外一家便宜的是在PATAN外面,而且连当地人都不太清楚怎么走。
PATAN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更脏,当时已经快到黄昏,广场上到处是人,到处是小贩,地上也到处是污水和脏东西,然而,第二天白天再逛PATAN,真得是不一样的感觉,这里的建筑物是加都三个杜巴广场中最精美的,非常漂亮。
PATAN的特色物品是铜制品以及各种银首饰,在这里我们同样找到了一家作坊式的店铺,我们在外面黑灯瞎火的看着样品而店主在里面边做着新的铜件边和我们简单的交流着。50Rs一个铜挂坠,100Rs一个降魔杵,同伴有懂行的,说就这铜的分量,在北京也远远超过这里的价格,我们买了很多。
后来我们发现一个规律,这些作坊式的小店通常是给其他店供货的,通常他们不单独卖给游客,只不过是被我们刻意找到了,所以卖给我们的东西,一开始他们都不知道开多少价格,他们要琢磨半天。我们也经常碰到第二天再去买,发现价格上去了,估计是有人告诉他们卖给游客的东西要贵些,但报价仍然比外面那些正规店要低儿。希望我们的这点儿经验能Share给大家。
我们住的GH一层应该是当地很有名的餐厅,晚上有很多当地人在这里吃饭,还有些桌子在下午的时候就已经被reserve了。第二天中午我们在这里吃的饭,大家点的Soup很好吃,类似中国的汤面。这家餐厅GH在LP上也有推荐,开门的门僮儿就像电影里那些英国高档Hotel里的门僮儿,穿着制服,很有礼貌的为你开关门,感觉很好,第二天走的时候还特意为他照了张像。
Day13
早餐在Old House Café 吃的,两片烤面包+Butter and Jam,还有一杯Coffee,总共85Rs。这里可以上到5层天台,坐在遮阳伞下,发现这里是附近除了广场中宫殿外最高的地方,是一个很好的View point。上午11点GH退房后,把包放在前台,自己又背着相机跑到这里,点了杯Jasmine tea,坐在五层上优哉游哉的取景照相或静静的看着下面广场上的人流。PATAN的确漂亮而且小资,自己越来越喜欢这里。
下午,同伴们表现出无比的勇气,在我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的情况下,就哗啦的一起上了一辆马上就开的当地的小巴。匆忙中把包拽上车,车已经开了,大喊几声“wait ,wait”,司机估计也没听见,赶紧追着紧跑几步,使出我国铁道游记队的本事,拽着栏杆蹦上车。上了车才回过味儿来,这要是没上来,偶可怎么办哦,行李在车上哦。
这车去泰米尔,8Rs一个人,同车的当地人对我们也蛮儿感兴趣,有年青人就和我们交流起来,原来他也到泰米尔区去。小巴的终点是在尼航大楼旁边,小伙子带着我们沿大路走到泰米尔区边缘,指给我们方向后,就离开了。看着他打扮得和嬉皮士似的,原来是真的帮助我们,看来我是以小人度君子了。
出来好多天了,大家都学“精儿”了,这次大家坚持不住龙游了,于是大家就跑到龙游旁边的那家去住,带卫生间的标间300Rs,不带卫生间的200Rs,挺便宜的。有同伴先前在这住过,说这里的公用浴室非常大,装潢的也好,所以不少人就选择住不带卫生间的标间。本来不想住这里的,因为这家GH店名上有日本字,但实在有些累,不想在大太阳下背着包再找了,也就和同伴们一起住下。后来聊天的时候知道这家GH的确是以接待日本人为主,服务员还会日语,看到一个人还用MSN和一个日本MM用日文聊天。
今天的安排蛮儿紧张的,大家放下行李,就去逛猴庙(SWAYAMB HUNATH STUPA)和那个四眼佛塔(BOUDHA STUPA)。看游记上介绍猴庙离这里不远,大家决定走过去。泰米尔里有的人不老实,同伴上前问路,被告知猴庙很远,一定要坐车去,还招路边的三轮车过来,开价也很高,估计是一伙儿的。我们的经验证明,猴庙是可以从泰米尔走过去的,并不很远,只需要沿着Everest Steak Restaurant牛排那家店(白字绿底)那条路一直走下去就好。
猴庙收门票的,75Rs/人,爬了半天没看见有卖票的,心中窃喜,心想我们是不是从传说中的可以逃票的那边门进来的,结果是在快要爬到的时候有个售票厅在售票,买吧,爬了半天了,够狠儿。
个人认为猴庙没有后面去的BOUDHA STUPA(博大哈)好。从猴庙我们是打的去博大哈的,侃了下价,150Rs(Total)。博大哈也收门票,100Rs/人,人很多而且很多人是朝圣者,看着像西藏人。在KTM这些天一个重大感受就是达赖在这里的势力可能蛮儿大的,好多地方有他的挂像,来朝圣的藏民和当地人似乎也有不少是信奉他的,这和在国内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从博大哈大家又打车到PASHUPATI(PASHUPATI AREA)打算看火葬,50Rs到达。PASHUPATI估计也是国内旅行团常去的地方,走在附近,已经有工作人员远远的过来告诉我们这里只许印度教徒进入。
Nepal的确是单身女性的天堂,时不时地碰上当地人和我们的女同伴套近乎,在这里碰上的就更大胆了,我们一群人,当地男性居然还敢跑到女孩身边聊来聊去的,最后女孩不得不谎称我是她的朋友,在我的呵斥之下才离开。最后回国的时候,我大发感慨这次出游就我没碰上“艳遇”。曾经看过一些游记也和Nepal的朋友聊过这类事情,Nepal因为穷,所以很多人都想找个老外好出去,就像中国开放早期。这里的男性好多是混血,有个儿有形的,张得蛮帅儿的,据说有好多日本女孩都在Nepal有个“伴儿”,而当地的女性,其实也想嫁老外,但因为教义和礼教的限制,她们不会像男性那么直接。听说有很多Nepal女性最后是被老外卖了,所以Nepal现在规定要是外国人想娶Nepal女性,要先交好几百万的钱(尼币)。
PASHUPATI不能进,大家就继续向南走,去找火葬场,看游记叙述火葬场是在河边,大家就沿着河找。有个院落居然有警察在门口,我以为这里是一处古迹,在得到警察的许可后,大家进入了一个类似住宅区的院落,这里一个院落接一个院落的。在一个院落里,大家看到一群人簇拥着一个女性在院中的大水池里洗澡(当然身上还是裹着布的),同行的女孩兴奋的纷纷举起相机拍照,似乎给猴山里的动物拍照似的(我当时的感觉就是这样的)。一个看似那女性妹妹的女孩使劲冲这我们这边摇手示意我们不要照相,并且很快簇拥着姐姐回到了屋子了,但同伴们即没有理会对方的摆手,也没听从我的劝说,仍然继续拍摄。一瞬间,我感觉到院落里的气氛很怪异,似乎周围的房子里有很多双愤怒的眼睛在盯着我们。
我忽然明白这个院落应该是游记上曾经写过的死者家属送死者前沐浴更衣祈祷的地方,也许我们刚才的举动是很严重的冒犯,只不过因为我们是游客,总算还没有闹出更大的事情。大家匆匆的找了一条路走出了院落,院落里静静的,所有人都在看着我们。
经历了这件事情,我突然意识到作为一个成熟的旅行者,不应该那么好“猎奇”,虽然我不知道外国旅游者是怎样的,但至少LP上对火葬的介绍很少,反观我们中国旅行者的游记,几乎每一篇都提到去看火葬。我们也许真得不该这么做,包括西藏的“天葬”,我们在冒犯死者和死者的家属。
理解了这些后,我和另一个同伴坚决反对再沿河去找火葬场了,虽然推测应该就在附近。其他同伴似乎还没意识到这些,大家发生了一些争吵。最后大家一起去路边找车回Thamel。为了省钱,大家决定再次坐当地的大巴,可在路边找来找去也找不到公交站牌。看着一个电线杆附近站着一些当地人,上前问了下,原来这里就是车站,自己再次仔细的环顾了一下四周,这里的确是没有任何公车的标示。这次我们问的是一个中年人,看上去有些知识分子的意思,他和我们同一个方向,让我们跟着他走。
远远地开过来辆中巴,中年人上前和车上的人一顿儿尼语,然后就招呼我们上车,经过我仔细的观察,我没有在这车外面看到任何类似“5路”的数字字样,如果不是有人帮忙,这车就是到了我跟前,我也不知道是当地的公共汽车。
一路上留意观察了下,似乎路边有水泥小亭子的地方就是公车站,但的确外面没有什么标示。中年人应该是个知识分子了,他在一个核能研究所(总之有个nuclear字样在建筑物外面)附近下了车,大家很感激地和他招手告别。公车开的挺快的,但到达Thamel仍用了很长的时间,7Rs/人,便宜哦。这次停车的地方和我们从PATAN回来时小巴停车的地方又不一样,虽然应该也在尼航附近,但大家还是花了些时间去找路。
回到了Thamel后,大家决定去KC吃晚饭(只有我先前在那里吃过早饭)因为在不少游记里介绍过这里,但经过我2顿饭的经验,我认为这里除了环境比较小资外(浑黄的灯光陪着墙上一些名人介绍等等,有点儿酒吧的味道),在这吃饭实在是不明智之举,这里适合和情人来。
吃完晚饭,大家又去另外一条街去找打折的面包,这里有两家店的面包在过了8点或9点后,面包打折出售,老实说,在这两家店里又碰上不少中国人。我还特意观察了下,老外来这里买的时候似乎都已经看好了要买什么,都是匆匆的进匆匆的出,在店里徘徊的基本是中国人,估计都类似我们这样,是慕名而来的。
这条街是和我们经常走的那条路(Thahity road)平行的后面的一条马路,这条路上有好多Restaurant和GH,类似西贡的范老五、曼谷的靠山路,几条并行的街都是游客聚集区,而且好的Restaurant/GH往往不在最著名的那条街上,夜逛儿这条街让我对Thamel有了新的认识。
我住在102房间,淋浴坏了,不过厕所是真够大的,估计可以再放一张床,心想日本人真奢侈。晚上上楼上和南京那对小情侣聊天聊到0点(他们比我们提前一天到KTM),他们在Thamel附近发现了一家比萨店,虽然贵,但味道很地道,去吃了好几次。而且他们今晚晚上也在FC吃的,居然在一个角落碰见了王石在和一位年青的女士吃饭,他们还特意和王石套了套近乎,照了几张相片。我看了下他们照的照片,现实的王石的确没有杂志上的王石帅儿,听他们说王石也是来徒步的。还有就是他们买了好多好多东西,光儿是刀,就买了10把之多,两大背包全部装得满满的,沉甸甸的,真担心他们怎么通过中国海关。回到屋里收拾行李也着实儿费了一番脑筋,一方面东西多,另一方面还想办法如何把我那把“凶器”带回北京,一直忙到凌晨2点。
Day14
早上9点多大家出发继续在Thamel逛,经过今天凌晨的一番精心的收拾,大概知道了自己的包还有多大空间可以用来放礼物。Thamel的礼品东西比较贵,逛来逛去大家又逛进刀店去了。
我买了一把“工艺刀”,350Rs,请他们开了发票并用类似宣纸的材料把刀包起来,还附上刀店和刀的宣传资料,看上去就象是件礼物,这可是我的一道“秘密武器”。
在一家刀店里,碰见一个在北京微软工作的尼泊尔人,中文发音说得不错,但能表达的不是很多,简单的交流了下。后来在的尼泊尔机场也碰见了他,他和我们同一班飞机回中国。尼泊尔比中国穷儿,尽管他可能挣得比我们都多,但当我们决定坐飞机从上海回北京,他考虑再三还是决定自己去坐火车回去,所以大家在上海机场互留mail后分手,回北京后就再也没联系上。
我们买刀的那家店的店主也蛮放心的,当我们要买的刀他店里只有展示品后,他自己出去取刀,店里就留我们几个客户在里面,门也不锁。当我们正嬉笑着说我们可以把卖刀然后捐款潜逃了,还真有儿个台湾人推门进来问刀的事情,乐儿翻了我们一大片。玩笑开过后,我们本想和他分享些我们的旅行经验,不过台湾同胞似乎不太愿意和我们交流也就放弃。
中午是在住处附近的印度餐小店吃的(SHREE LAL VEG-REST)。因为旅行中听了太多关于印度的“劣迹”,所以本也没打算去给印度做贡献的,但当时实在又累又饿,只打算在这里吃点小点心垫垫肚子。看着菜单也不认识几个菜,又不想吃那些传统的咖喱鸡什么的,就观察别人都吃什么,点了道菜,是用薄饼卷着菜吃的(薄饼和菜是分开上的,自己卷),结果没想到这的东西“贼儿好吃”,强烈推荐大家去品尝下,便宜又好吃,就在龙游入口,那家Travel agency旁边,很小的小店。是个夫妻店,店主是尼泊尔人,他指着墙上挂着的一个证书告诉我们他专门去印度学过餐饮的时候,他的一群孩子就在餐桌旁围着母亲学习,可爱朴实的一家子。
下午1点半,其他人去赌场了(女性的好奇心真是强),我坚持自己的原则,没有去赌场,一个人坐在GH的前厅里写日记(中午前已经Check out了),这次出来了14天,体力有所下降,这时候因为要回国了,精神上一下放松了下来,下午开始感到头痛,有些感冒的征兆。坐在前厅里写了会儿日记又看了看当地的英文报纸,这才知道那天在博卡拉,晚上的确是在王宫附近打死一名毛党,而那之后,我还送MM回GH,然后再单独返回来,两次路过王宫,心里这后怕哦(人笨儿,怎么没把握住这好机会噢^O^)。
还回想起在博卡拉和KTM都碰到的两个男旅友,也蛮有个性的。两人属于那种“穷儿游”,那种背着破军绿书包旅行的人。他们从西藏陆路进来,将来还会从西藏陆路出去;在博卡拉“洪金宝”的店里,帮“洪金宝”把菜单翻译成中文,得到了一份免费的晚餐;在龙游打义工,也节省了不少钱;据说其中一个小个子就是凭借帮人翻译菜单而“穷儿游”了法国(似乎有点儿……玄儿了,但引得MM们频频侧目儿)
再想想这次的旅伴,也是感慨万千,为什么自己旅行的地方多了,反而发现好的旅伴真得很难找,是自己挑剔了还是自己更成熟了?这事儿只能心里想不能说出来,要不然会死得很惨的。
记不清当晚在哪里吃的了,总之后来和路上时不时碰上的其他中国驴友,10来多人浩浩荡荡的在晚上9点以前到达了机场,但之前为了找便宜的TAXI,驴友之间又发生一次小规模不愉快。到了机场,结果机场不让我们进去,非要等到晚9点。
尼国际机场安检才不管刀的问题,而且过了X-Ray机后,还给免费用打包带打包,夸奖一下,北京机场打包还要10块钱呢,所有行李很容易的就托运走了。提醒大家的是过了安检后,先去大厅里的银行买机场税,拿了那凭证才能去验票口Check in。
换了票往里走,心里还在嘀咕,怎么这么简单,到了里面才发现,海关的人坐在凳子上看足球赛,要等比赛结束后才办公。因为现在就这班航班在晚上飞,搞不清楚这是不是歧视,心里把这理解为尼泊尔人民热爱足球才算好过些。这帮海关的还真等到球赛完了才工作,每个人的随身行李都要打开做检查,总算比较简单,没有耽误大家登机。
飞机很准时的在晚11点50分起飞,第二天早上6:50分到达上海浦东机场。回来的飞机比去的时候飞机要新,机长的驾驶技术也好,降落的时候第一次落地的颠簸感很小。而且服务也比来的时候好,不时地提供饮料,搞不懂同样是尼航为什么来得时候和去的时候如此不一样。不过当初飞往尼泊尔的时候,半夜里也许是在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时碰到了暴风雨,庞大的飞机真得颠簸得和皮球似的,时不时地来个失重,那经历可也是很难得。
到了咱中国的地盘,我又意识到自己这次出行前偷懒的恶果儿,就是没有提前买好从上海飞回北京的机票。本来飞机上还琢磨坐火车回去,好省钱,可下了飞机,身上的疲惫感真得受不了了,再也不去想什么火车了,而开始联系机票的事情。
身上没有上海机票售票点的电话,也没法查有哪些航班回北京,当时的感觉是突然觉得信息不够用。在浦东机场售票点问到浦东机场的航班比较晚,而且我们直接在机场买,打折很少。同伴又打长途电话回北京(那可是大早上啊),请当初帮我们出北京飞上海机票的代理帮忙查航班和价格,最后是找到虹桥有早上9点多去北京的飞机,8.5折,其他的全是全价,可以先电子订票,我们到了机场那边付款后再拿票。赶紧和尼泊尔友人告别,奔上机场大巴去虹桥,当时距那航班起飞只有1个半小时,东西也来不及吃,心里这急啊。
距起飞1小时前赶到虹桥机场,付钱买票,那时候填买票的表格觉得都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我们还要过安检而飞机在起飞前半小时就停止换票了。
买的国航的票在虹桥还没专用验票柜台,找了个人少的队赶紧排上。同伴的行李托运没问题,我的行李被安检拦下,可恶儿!开包检查,还有二十分钟,飞机就起飞了。那把“工艺刀”首先被查出,好在偶工作细致,刀的包装精美,又有正式发票,检查的MM再一看我这身穿着和晒得黝黑的皮肤,也明白偶是旅游的而不是什么劫机匪徒,但还是在那里琢磨了半天,还叫了位上年纪的安检JJ来征询她的意见,偶这着急哦。“你看他们的海关还给背包打包”,偶冒汗,“你包里还有东西”,偶快当场晕过去了,不愧是我们经验丰富的安检哦。自己凑上前去看看了CRT显示,包的侧面怎么有几个类似猎枪子弹的东西,偶不是恐怖分子哦,那是偶对讲机的电池哦!!
首先让同伴别等我了,自己先上飞机去,我这边手忙脚乱的把偶
还有10分钟就起飞了,总算二位安检MM放行,让我重新装包,二位MM善良,还通过对讲机告诉后面的安检(我是在托运时被拦下的)和其他机场人员协助我们快速通过。我和同伴在虹桥机场里狂奔,只用了2分钟就跑到了候机室,到了那,又晕儿,还要坐通行车。要感谢我们虹桥机场工作人员的协调能力,我们同伴又得以坐着VIP通行车前往飞机,还有5分钟起飞,舱门在我们背后关闭。。。。。。太累了,最后还这么一折腾,一觉儿睡到北京。
后记:
1:那南京两口子打算从广州坐火车回南京的,在安检那同样被拦下。据形容火车站警察对那十几把刀喜欢的不得了,对刀的兴趣明显大于判断这刀是否是“凶器”的兴趣,为了防止被无情的“没收”,二位毅然决定退票不坐火车了,才得以把刀给抢救回来,最后是托朋友从陆路带回南京,曲折啊!
至于偶是如何通过安检的,当然除了求情还有其他方法,秘密。
2:本来没觉得自己晒得很黑,到了北京下飞机换衣服后,和其他游客一比,偶胳膊的颜色真可以用黑炭来形容,所以以后再去旅行,都开始带防晒霜了。
3:尼的局势开始有好转,国王与毛党谈判还政于民,Ganesh信里表示他的生意也开始有些好转了,为尼泊尔人民感到高兴。